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4章 白莲造反教 (第2/4页)
也搞,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。 如此一来,明初因酷刑治吏而使官商不敢抬头的局面,渐渐形同虚设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列位高官重臣见有机可乘,有利可图,纷纷不顾明太祖定下的规矩,让家人去经商,于是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边禁边商的奇特现象,以至于官商横行,豪富迭出。 袁彬解释道:“皇上有所不知,朱佥事统计的这些官员名单,经营活动非比寻常,而是……海贸!” 朱祁镇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,虽说自己也有开海的打算,但是,我开海是我的事,你们私自出海,那就是不把我这个当皇帝的放在眼里了! “朱佥事顺着商贾这条线追查下去,发现有一些人和朝廷官员联系紧密,再往下追查,其中一名福州的商贾在南方大肆收购丝绸、瓷器、棉布等货物,但是却查不到他的出货途径,竟仿佛是只进不出一般。他便亲自前往福州,日夜盯梢,终于追查到了那些人出货的途径,原来全部运往倭国、朝鲜、吕宋、安南等国。” 听到这里,朱祁镇其实是有些犹豫的,真的要是按祖制把这些官员和走私商贩逮起来,好像也没必要。 眼下,大明百废待兴,发展工商和海贸是大趋势。 如果现在把人都办了,转手再宣布开海,鼓励工商,岂不是打自己的脸? “其实朕早就有所耳闻,民间一直有人偷着出海,既然是百姓的意愿,朕也在考虑是否应该解除海禁,至于那些暗中勾结商贾的官员,适当做些处罚便是了。” “皇上,事情没这么简单。” 袁彬摇了摇头,苦笑着说道: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