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局土木堡,大明战神有点慌_第183章 皇上何故造反?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83章 皇上何故造反? (第6/7页)

,不能自己随便发挥,便要求其文略彷宋经义,然代古人语气为之,体用排偶,谓之八股。

    本章未完,点击[下一页]继续阅读>

    【开局土木堡,大明战神有点慌】【】

    从此之后,八股文便成为读书人毕生的追求。

    朱祁镇对于这个制度的利弊最为清除,八股文经常被后世所诟病,批判,可是,在明初,这个制度并非一无是处。

    科举制的重要作用在于将选官用人的权力收归中央,避免门阀产生,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。

    通过科举制,使全国各地的士子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,促进了社会流动,有效的维护了大一统局面。然而,要想充分发挥科举制的作用,维护考试公平是一个关键。

    试想,如果以诗赋取士,主观性太强,很容易导致唐朝时考生向王公贵族请托的弊病。

    若考试范围没有限定,则出身寒门和偏远地区的读书人肯定无法与那些出身富裕、处于发达地区的人竞争,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,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。

    因此,朱元章才会规定了固定的格式,固定的要求,这就是八股文。

    通过严格的格式规定,考官评卷时根据格式和内容可以快速的做出客观评价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考试范围,八股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,范围窄,对于寒门士子而言,这些书普及率较高,容易得到,使得参加科举的士子不论贫富,身处何地,都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样做的弊端也很大。

    如果一个头脑不是很灵光的,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科举,只顾埋头四书五经与八股,知识面狭窄,不仅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,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只能变成书呆子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