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局土木堡,大明战神有点慌_第164章 皇帝得位不正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64章 皇帝得位不正 (第3/7页)

出来消遣,就该知道,秦淮河上以瘦为美,若是胖了,反而没有客人,那就真的吃不饱饭啦!”

    朱祁镇一愣,突然明白过来,原来,这就是所谓的……瘦马!

    所谓的瘦马,是明清时代一种畸形的审美文化。

    赵翼所作的《陔馀丛考·养瘦马》中记载:“扬州人养处女卖人作妾,俗谓之养瘦马。其义不详。白香山诗云:'莫养瘦马驹,莫教小妓女,后事在目前,不信君记取:马肥快行走,妓长能歌舞,三年五年间,已闻换一主。'宋漫堂引之,以为养瘦马之说本此。”

    明末张岱的《陶庵梦忆》一书记有:“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。”

    清朝吴炽昌《客窗闲话》卷四“瘦马”条记载:“金陵匪徒,有在四方贩买幼女,选其俊秀者,调理其肌肤,修饰其衣服,延师教之,凡书画琴棋、萧管笛弦之类,无一不能。及瓜,则重价售与宦商富室为妾,或竟入妓院,名之曰‘养瘦马’。遇有贫家好女子,则百计诱之。”

    这些瘦马,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,在七八岁之时,被人口贩子买去。然后,等待她们的就是漫长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期。这种瘦,既有天生体弱的原因,也是被刻意饿出来的。

    有些运气好的,被高官富绅看中,娶回家养着。更多的,则是被送入秦楼楚馆。

    因而,在秦淮河畔,花船上的歌妓大多是瘦马出身。

    “公子别干坐着,奴家给公子唱个曲吧!”

    朱祁镇看着面前这名瘦到病态的女子,心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念头。

    人贩子真不是东西!

    开妓院的也不是啥好鸟,若没有他们买卖女子,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人贩子?

    这样的行业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