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48章 全面战争 (第5/8页)
,勿必把高元拖死在这条路上,待韩僧寿的兵马赶到一举歼灭他们。 就算是最后让高元侥幸逃走,他也必须得付出很大的伤亡。而几路隋军与奚、契丹等蕃军一起东进,到时不但可以轻松将辽西收复,甚至可以谋划把辽河东岸一线夺取。这是完全有可行性的,之前易风不肯早早动高句丽,是因为辽东太远,而且高句丽人在辽河一线经营多年,早成铁板一块,很难撬动,特别是朝廷会面临着巨大的粮草转运困难。可现在,李靖把辽东城占了,这使得高句丽人的辽河防线最重要的一环断裂了,这就使得那条宽阔的辽河失去了防御作用,随军以辽东城为前进基地,轻松的跨越辽河,在东岸有了前进基地,而且辽东城中还有数十万石的粮草和大量器械,这更加重要。兵法上有云,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。 粮食就是战争的保障,后勤运输线就是军队的命脉。尤其是对于征辽这种远征作战,远离国土的大战,粮食供给更是重中之重。 曹cao对于孙子这条兵法的解释是从国内运二十钟粮到敌国前线,最后只能送到一钟,因此从敌国本地征集一钟粮,本国就可以少支出二十钟。这初一看,似乎有些太离谱夸张,可却是事实。历史上,秦始皇征匈奴,每征粮三十石,最终只有一石粮运到前线。 而更有说明问题的是历史上杨广征高句丽时,当时已经提前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,例如开挖了从黄河到幽州涿郡的运河,又修建了数条宽阔平坦的御道,专们用来转运军队,输送粮草。可就是做了这么多充足的准备,有了这么方便的运河和御道,最后仍然是要每十几石粮出,最后只能运到一石,路上消耗巨大。不但得消耗大量粮食,还得动用巨量的劳力。杨广第一次征辽,兵百万,民夫动用了两百来万,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