喋血上海滩_第九十章,混乱的1936年续6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九十章,混乱的1936年续6。 (第6/8页)

起义,杀死日本侵略者数百名,史称“通州事变“,殷汝耕遂被日本宪兵队关押3个多月。

    《塘沽协定》签订后,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进一步实施大规模的扩张,先后制造了张北事件和河北事件,夺取了河北和平津两市的大部分主权。接着,积极策动华北五省实行“自治“,对中国主权进行粗暴的践踏。续“香河事件“后,又唆使在冀东的得力看家犬--殷汝耕,制造“冀东事件“。早在1933年9月,南京政府就批准将冀东划分为两个区,在通州和唐山分别设立蓟密、滦榆两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由殷汝耕、陶尚铭分任公署专员。陶尚铭不归附日本,为日方所排斥而辞职,1935年殷汝耕则由日本侵略者推荐兼任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,冀东地区的大权实际上完全被殷汝耕一人掌握在手中。殷汝耕是一个死心塌地的汉jianian,他公开与日本侵略者勾结,使冀东非军事区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严密控制的势力范围。1935年11月15日,殷汝耕为配合日本“华北自治“的阴谋,联合冀东各地一批亲日分子致电宋哲元、韩复榘,攻击南京政府内外政策,要求实现“华北自治“。11月23日,殷汝耕又在日本指使下,在天津日租界召集有非军事区各保安队长等人参加的会议上,密商非军事区“自治“。翌日,殷汝耕在通州召集非军事区各县及宝坻、香河、昌平县县长,非军事区各保安队长临时会议,并于当晚发表脱离国民党中央政权宣言。决定“从此,脱离中央,宣布自治,树立联省之先声,谋东北之和平“。25日,殷汝耕在专员公署“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“成立大会,自任“委员长“,12月后改为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“,殷汝耕任政务长、“省长“。公开打出其叛国“自治的旗号,成为伪满洲国之后的第二个在日本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