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年,故人戏_分卷阅读37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阅读37 (第4/4页)

既懂英文,又懂医学的人已经算是稀缺人才,就算找到了,人家想做的也是住院医生,不是整理资料的助手和秘书。

    所以说,沈奚真是天使。

    来拯救他的天使。

    “这里边有骨科的吗?”沈奚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三个月的时间,不够做正经工作,却刚好适合干这个。

    “可能你要失望了,到今天,国内也还没有一家西医医院有骨科科室,”段孟和笑着解释,“民众在这上面,更信任中医。”

    原来是这样。

    她很清楚,临床经验是最重要的财富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病例对她也是同样珍贵,临床经验都在这里头,是顶顶好的教材。

    沈奚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,也是她人生第一个工作。

    但她同时,也不想浪费在仁济的这个好机会。她在征得段孟和同意后,每天都要带一些回家去,不懂的第二天再带回医院问。这样,白天还有时间去跟那个英国人在外科实习,去门诊或病房。假若还没系统的骨科科室,那么在外科也不算偏离她在纽约所学。

    更何况,在仁济,不少医生也是轮转科室的。

    段孟和就说他在内科、外科和儿科,甚至是妇科都呆过。

    “这样轮转科室,能对临床医学有更深入的理解。”他如此解释。

    资料里有许多病例都是几十年前的,字迹潦草。段孟和和她商议下来,希望她能受累再抄一遍,以便后人查看。“没问题,你管墨水。”她答应了。

    于是,

    在1915年的八月,每晚陪伴她最久的,虽不是傅侗文,却是他送的那一支钢笔。

    一晚,钢笔墨水用尽,却还有小半页纸没抄完。

    她想做完事再睡,于是满屋找寻墨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