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51章 对英国总体战略 (下) (第2/6页)
西,还是记忆犹新。 能言善辩,又能保持耐心,这或许就是外交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。但绝对不能心直口快,过于急躁。 在没有电报、电话、电视与互联网的18世纪,欧洲各国的外交活动基本上都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。 西法两国好歹达成了《停战协定》,而在柏林,法国与普鲁士的和谈已断断续续搞了半年多,等到特使巴泰勒米回到巴黎时,依然什么协议也没达成,双方仅有一个不靠谱的口头承诺。 最主要原因是普奥联军刚刚在莱茵兰战场,取得了一场以弱胜强的重大胜利,莫伦多夫元帅凭着仅有10万部队,打退了法军摩泽尔联合军团、孚日军团与莱茵军团,合计20多万人的进攻,牢牢守住了莱茵河左岸,到比利时之间的广大的德意志地区。 基于此,普鲁士再度拒绝了共和国对莱茵兰的天然疆域要求。 其间,在国民公会与救国委员会那里,曾有不少代表提议让“战无不胜、攻无不克”的安德鲁统帅,前往莱茵兰一带督战,统一指挥三个法国-军团。 然而,此举遭到包括卡尔诺在内,救国委员会大部分委员的坚决反对。他们认为法西两国的《和平协定》履行完之前,安德鲁不宜长期离开巴塞罗那。 而事实上,安德鲁的确也想去莱茵兰,看一看18世纪的亚眠、美因茨、科隆、波恩、杜塞尔多夫、杜伊斯堡。但是他也清楚,很多人还是非常忌惮安德鲁-弗兰克拥有的霍恩索伦家族的血统,因而并不敢将他调往莱茵河方向督战。 回到眼下,安德鲁考虑的中心问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