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十九章内阁之权 (第1/4页)
“陛下仁德——” 几人异口同声地拜下。 对于福王的命运,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,没有直接暗杀,真的算是皇帝仁德。 不过,朱谊汐随口一说,福王朱由崧的谥号,庙号等,也全部作废,说白了就不承认他的皇位。 就如同建文一样,只能年号代称。 当然,朱谊汐之所以如此仁慈,实在是由于朱由崧没有子嗣,对皇权的威胁极小,没有人会推举一个绝嗣的人当皇帝。 眼中钉、rou中刺的,反而是崇祯的子嗣,如太子朱慈烺等,虽不至于掀起叛乱,但蛊惑人心却是够了。 想到这里,朱谊汐冷声道:“打蛇不死,反受其害,对于建奴,决不能类比北元。” “臣等赞同。” 到了这个份,不赞同又能如何? 姜曰广很识趣地先行告退,徒留下内阁三学士。 赵舒、张慎言、阎崇信三人拱手而立,静静等候着皇帝的言语。 朱谊汐目视着三人。 首辅赵舒四十九岁,山西人,精神奕奕;次辅张慎言也是山西人,六十九岁;而屈居老末的则是阎崇信,最为年轻,年岁三十有七,陕西汉中人。 内阁三人都是北人,倒是意外中又球意料之中的事。 事实上,对于翰林院的改革,只是皇帝的试水。 显然,效果不错,无论是翰林院还是内阁,都比较认同。 但这次将改革的刀子砍向内阁,也不知后果如何? 不过,朱谊汐对此有信心,这不仅是开国皇帝的威望,也是六部尚书听话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