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门状元_第124章 春闱(二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24章 春闱(二) (第2/4页)

,也就是眼前舒服了,但是却留下了后患;而善良的言论虽然听起来不好听,但是去按照这言论去执行却能取得好的效果,这就是忠言逆耳利于行。

    商汤做事的时候大多会选择走中间的道路,因为那样的话,不管怎么都不会走向极端;他树立贤才的时候,是不会去管地方是哪里的人,不会有地域偏见。

    而周文王看待自己的子民很“悲伤”,这个“悲伤”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周文王有一颗如同佛家所说的“慈悲心”,他会同情天下百姓。

    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”,寻求大道就像是之前未曾见过一般,这说的是周文王不自满,他会继续寻找新的目标。

    仔细斟酌一番后,叶轩墨这才动笔。

    “大贤举先圣之心法,明道统之相承也。”

    “夫圣人身任斯道之寄,则其心自有不逸矣。由禹以至周公,何莫非是心耶?”

    “孟子举之曰,道必有所托,而后行于世,圣人同其道也;然而天无二道,圣无二心,其忧勤惕厉一也。尧舜尚矣,自尧舜而下的统者,有禹汤焉,有文武周公焉。”

    “禹则严于危微之辨,而闲之也切,旨酒则恶之,善言则好之,盖遏祸于将然,而广忠益以自辅也。”

    “汤则加谨于化理之原,而图之也,至中道则务执之,贤才则广收之,盖建皇极以经世,而集众思以熙绩也……”

    叶轩墨写了许久终于写到结语。

    “夫思之至则其神合,行之勇则其化流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