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八十四章 改进 (第3/5页)
不足,产能受限的问题,更是大大缩短了制造周期,使得火枪的制造成本降低到了四两多银子一支的水平,这使得朱慈烺半年内完成大军的装备成为了可能。 “殿下,姬安前几日改进了工坊中钻枪管的钻头,咱们现在钻一支枪管能比以前快五天,一支火枪如今只需要十二日就能完工了。咱们两个火枪工坊,一个月能产一千一百多支火枪,微臣也按规矩,赏了他五十两银子。”王英来说着,嘿嘿笑道: “如今这些工匠看到了赚钱的机会,一个个积极性都高得很,不少人甚至收工了也不回家,就赖在工坊里面研究,甚至还有的吃饭的时候也都在想着怎么改进呢。” 现在这种状态正是朱慈烺想要看到的,只要有合适的舞台,很多人都能够脱颖而出,实现更大的价值,人的潜力就能得到开发。 朱慈烺所做的这一切,制度的改进,其实就是要用他超出时代的学识,去搭建这么一个舞台,促进技术的改进和科学的产生。而抗清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就是避免这样的舞台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消失。满清的野蛮和残暴,是超乎想象的。 本书首发:塔读小说APP——免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。 站在魏春来身边的姬安是火枪工坊的另一个匠头了,他也是南京官营工坊里面资历极老的火铳工匠了,不过为人十分木讷,也不懂怎么说话,此时听到王英来听到他的名字,心中一时惶恐至极,连忙道: “殿......殿......殿,殿下,都是大人安排妥当,小的,小的不敢居功。” “哈哈哈哈,姬匠头不必谦虚,做得好就该被表扬,就该领赏,不然那些毫无表现的人,岂不是该被辞退了?”朱慈烺安抚道。 “殿下英明!”王英来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