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十一章 围攻埃拉特 (第1/6页)
按照埃及官方的说法,围攻埃拉特是埃及军队防御反击的第一战。 从历史上看,这也是自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,近八十年来,埃及军队第一次攻入以色列境内。 纳杰夫非常重视这场战斗,还亲自前往总参谋部督战。 当然,这绝不仅仅与打出国境有关。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,在十月初,埃及就与约旦达成密约,以约旦河西岸做筹码,只要埃及军队打下了埃拉特,约旦就将开放国境,让埃及军队利用约旦境内的铁路与高速公路前往叙利亚。按照另外一个版本的传闻,约旦甚至答应,在埃及军队攻占了贝尔谢巴,控制了内盖夫沙漠之后,将向埃及军队全面开放,即允许埃及军队从约旦境内出发,从约旦河谷攻击以色列侧翼。还有一种更夸张的传闻,即埃及军队占领加沙地区之后,约旦将向以色列宣战。 显然,后两条传闻都不大可信。 只是可以确认,当时约旦确实动摇了,而且做出了开放国境的承诺。 如此一来,埃及军队有更加充足的理由猛攻埃拉特。要知道,只要能借道约旦,哪怕只派遣一个师前往叙利亚,也能极大的鼓舞叙利亚的士气,对更多的阿拉伯国家产生影响,从而把整个阿拉伯世界拉下水。 问题是,攻打埃拉特的作战行动并不顺利。 到七日傍晚,第三集团军仍然没能突破以军的外围防线。因为以军很有可能在夜间发起反击,所以天黑前,第三集团军停止了进攻,转为在埃拉特外围部署防线,跟进的第一集团军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