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二十六章 飞行的陆军 (第1/5页)
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重点不在动力系统上,而是在行走系统上。 最初的时候,陆军只对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提出了一个战技术要求:必须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。 看上去,这个要求并不高。 在传统意义上,坦克等履带式作战平台就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。 可是这次,陆军对“全地形”加了一个明确的定义,即任何地形环境,而不是特指几种特殊地形。 这样一来,这个要求就非常高了。 说得严重一些,在以往的所有行走机构中,恐怕只有气垫系统能够满足这一要求,而且还无法全部满足。 在最初的研制中,各大厂商都把重点放在了气垫系统上。 只是,随着研究工作深入展开,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认识到,气垫系统根本无法达到陆军的要求,因为无法适应所有特殊地形,比如在山地与高海拔地区的效率非常低,而这些地区由是陆军的主战场。除此之外,气垫系统还存在很多固有缺点,比如效率低下、故障率较高等等。 结果就是,从二零四八年开始,各大厂商不得不另辟蹊径。 当时,前景最为光明的应该是“气动增升系统”,即用内置式升力风扇,使地面战平台获得有限的低空飞行能力。 问题是,这一系统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。 最大的问题就是推进效率低下,很难作为地面战平台的主要行走系统,也就无法完全取代履带等传统行走系统。 在二零四八年底,北方重工拿出了一套设计方案,即在原有的履带系统的基础上,安装两台大功率升力风扇,使地面战平台能够通过履带系统无法到达的特殊地段,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依然依靠履带系统行走。 可以说,这是当时能够提出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