拥罗衾_分卷阅读47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47 (第3/4页)

孙行父,将那玉的事说了一遍。末了说:

    “这位童子机智多辩,博学多闻,实乃不世之才,依他所言我看可行,但还请季大人决断。”

    “一小子稚童而已,怎么把你也糊弄的晕头转向,巧言令色,还当远离啊。”

    见季孙行父用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,孟孙蔑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所以想请季大人亲自把关,妥善于否,请季大人鉴别。”

    季孙行父略略思量,然后点了点头。虽然他觉得孟孙蔑有点夸大其实,不过都是亲里亲戚的,对方如此坚持,断然拒绝也抹不开脸。于是两人驱车赶回孟孙蔑家。

    那玉见孟孙蔑带回一个白胡子老头,连忙起身行礼。

    叙礼毕,季孙行父也不含糊,单刀直入地问她。

    “听说你想作为鲁使出使吴国,不管你是否真有才学,你认为堂堂吴王,对我礼仪之邦派出如此稚童作为使者,是接受,还是愤怒?”

    “恕在下愚钝,不能给出答案。”那玉心想,不就是下马威嘛,谁怕谁,她治的就是下马威!眼见季孙行父就要变了脸色,她侃侃而谈,“我未曾见过吴王,所以不能给出答案。因为接受一个年纪小于自己的人给出的建议,这需要的不是身为王者的尊贵地位,而是一个人的器量而已。我听说,身居高位的人,最需要的就是器量,器量狭隘则无以成事。如今吴国在吴王寿梦的治理下繁盛起来,他多为民众爱戴,这样的人,应该不会缺乏听取建议的器量和胸怀。再看晋国,晋候治下的众卿大夫,不也对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国君诚心信服嘛?这不仅是周子本人才能出众,也说明那些大臣拥有接受年轻国君的器量。我只是一届布衣,两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