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周长歌_二百九十九 人之将死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二百九十九 人之将死 (第1/4页)

    后来,叛乱被周公旦剿灭,全部殷商本土遗民被分作了两大块。一块为“殷商七族”,被限定在已经成为废墟的故都朝歌地带居住,国号为“卫”。国君却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,都城依然在朝歌。

    另一块是殷商王族后裔,被专门封作了宋国,以殷商王族做国君。这便是殷商两分。

    周公旦的分治谋略无疑是高明的:真正具有叛乱实力的殷商老民,做了周室王族诸侯的子民;奢靡无能的王族贵胄,却让他们独立成国,以示周人的王道胸怀。究其实,殷商遗风是在卫不在宋。

    从此,便有了“名周实商”的卫国。

    濮阳西临大河,南望济水,东临齐国巨野大泽,北望齐国要塞东阿。方圆三百里,唯濮阳堪称古老大城一座,水陆尽皆畅通,说起来也算大得地利之便。

    然则,自封建诸侯开始,卫国立国之后,濮阳既没有成为通商大都,也没有成为粮农大仓,只一座十里城郭孤独落寞地守望在水陆两便土地肥沃的冲要之地,令天下直是一声叹息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根子还是在固守的老井田制上,国人居于城中,隶农居于田畴。一旦有什么灾异兵祸,奴隶们便逃亡得寥寥无几。车行官道,大雪覆盖的无边田畴中无一缕炊烟飘荡,寂静荒凉得令人心颤。

    “濮阳得大河农耕之地,为何却是如此荒败之象?”姬胡忍不住问卫和。

    少年卫侯的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之色:“禀大王,卫国百姓大多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