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二十二章 洪亮吉下狱 (第4/5页)
实记入实录,史官们就发生了争议。洪亮吉坚持认为,以史为鉴,方能让后世明辨治乱之道,乾隆末年决议,确有不少失当之处,但如今大多已经补正,将其载入史册,也无损乾隆一世英名。但这样坚持修史的,却只有他一人,其他史官不是认为这些史料应当删去,就是认为应当多加修饰,再行记录,其他最“开明”的意见,也只是建议把所有乾隆失当之处,都推到和珅头上。竟无一人要求将乾隆晚年失当之举,一一如实详述。 洪亮吉愤怒之下,便即想要辞官,可回想自己考中进士,得以仕官已有十年,若是眼看朝廷之弊却无所匡救,岂不违了自己一颗赤子之心?但想着自己并非嘉庆近臣,贸然上言,或许嘉庆看都不会看,可成亲王永瑆不仅身为领班军机大臣,还一向雅好文才,自己经术文章俱有所长,永瑆在宫中见到自己时,还会经常出言相赞,看来是个值得信任的人物。是以心思略定,便即上书,送到了成亲王府,希望借永瑆之手将上疏交予嘉庆。却不想永瑆方一上书,嘉庆便即大怒,随即下了诏旨,竟将洪亮吉捕拿下狱。 是以阮元这时虽然担心永瑆,却也更担心洪亮吉,于是便又问道:“那公公可知,洪翰林这次入狱,定的是什么罪?” “听、听说是大逆之罪……”那太监哭道:“宫里这一两日也传开了,我有在皇上面前当值的朋友昨日告诉我,那洪亮吉下的是死牢!只怕他这一去,也就回不来了。唉……他一个七品翰林,死了又能如何?可若是皇上一怒之下,竟把王爷也一并问罪了,那……那我是不是也要跟着流放发配呀?” “七品翰林的命就不是命吗?!”杨吉听了太监只顾自身安危,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