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的大秦要亡了!_分卷阅读174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74 (第3/4页)

首,就如同长在地里的庄稼一样,都是他的收成。

    农人怎么会有不爱惜自己庄稼的呢?

    所以刘邦入关,秋毫无犯。

    真实历史上,在刘邦入关后,关中黔首手持牛羊酒食,献享军士;算是天下苦秦久矣的最好旁证了。

    可是胡亥出巡之时,在关中的第一站,因为暮投张伯家,遇吏夜捉人之事,防范于未然,已经免除关中三年赋税;而这条政策在萧何的勤恳执行,李斯的谨慎督查下,在关中已经推行开。

    胡亥这事儿办得就很不地道。

    因为朝廷能给黔首恩惠的,不过就是减免赋税、减免徭役这两项。

    他倒好,直接给人家都免除了。

    这就叫后来者无恩可施了。

    刘邦还能怎么办?他除非是把期限延长,比如说延长成十年不收赋税——可他一个关中王,把辖区内所有赋税都免除了,他吃什么?喝什么?底下人跟着他还图什么?

    好在关中原本存粮丰富,刘邦一时还不用发愁,但是也忍不住把那秦二世破口大骂了半日。

    憋闷,真他妈憋闷!

    所以,当刘邦所谓的“约法三章”使人传告到底下的县、乡、邑之时,众黔首反应普遍冷淡,不图新来的王能给他们什么更多的恩惠,只要他不来侵扰他们的日常生活,便谢天谢地了。

    新政遇冷,刘邦颇为挫败——这感觉于他而言,实在是很少有的。

    张良倒是看得明白,道:“看来那秦二世倒也并不糊涂,可惜改变得太晚,回天乏术。也是大秦气数使然。”又谏言刘邦道:“沛公您入关,收拢黔首之心是一方面,还有朝臣之心也可用。秦朝的大臣们,最恨的便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