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78章 南橘北枳 (第2/3页)
当年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的海瑞,就因为对江南士绅下手,大力清退江南豪强兼并百姓的土地,甚至对徐家都不客气,为政过于刚猛,最终导致明升暗降,被江南士绅联合朝廷内部的一些势力,将其挤出了权力中心。 万历二十二年发生的董范之变,更是充分揭露了江南士绅的本质。 董范之变并不复杂,但是意义深远,其中的董指的是浙江湖州董家,其代表人物就是礼部尚书董份,范则指的是当时的状元范应期,当时董范两家里居不法、广占田产,恶贯满盈,后来时监察御史彭应参出巡湖州,被上千人拦在路上告状,由于彭应参为官清廉,他迅速责成当地知县张应望秉公查办,而张应望不惧强权,将抓捕范应期及其子范汝讷等人,后来范状元自杀,其妻子前往京城告御状,最终导致彭应参削职为民,张应望则被流放。 表面看,这是一个芝麻官审状元的故事,可是一旦看到董家背后的发家历史,就可以看出江南士绅的发展路线,他们以科举入仕,一代代培养出进入仕途的人才,最终在董份这一代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,也使得董家成为江浙一带屈指可数的豪势之家。 除了王家、董家、沈家、钱家这些江南大族以外,其他的家族也几乎都是这样的一条成熟可复制路线。 在这种环境下,王政他们自然不愿意将身家性命压在李晟的身上,他们根本没有冒险的必要。 最终,直到清朝官绅一体纳粮制度,再加上摊丁入亩制度的实现,使得投献亦失去其作用,也导致这些名门大族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荣光,逐渐成为相对单纯的科举世家以及文化世家。 李晟自然是希望能够达成这样的效果,但是他也明白一个道理,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情也要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