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18章 陈新甲下狱 (第3/4页)
一封给陈新甲的手谕,在手谕中他百般暗示让陈新甲将责任背起来,到时候定然不会拿他如何,只要渡过这一场危机,将来也会有机会重新启用,然后便让小太监给送了过去。 ....... 等到小太监离开后,陈新甲终于长长叹了一口气,背上的冷汗彻底打湿了官衣。 眼下的情况已经昭然若揭,面对朝野大臣们的弹劾,崇祯皇帝恐怕已经生了退意——而这一点对于陈新甲而言,无异于是灭顶之灾。 没有崇祯皇帝在前面挡着,这一场风波极大可能将会由他陈新甲来负责。 而如今崇祯的意思也很明确,他就是希望由陈新甲来承担这一份责任。 尽管陈新甲还保存着崇祯关于与满洲议和的几次手谕,可是他却不敢拿这些东西出去自证‘清白’,只会彻底激怒皇帝,到时候恐怕就是抄家灭门的大罪。 毕竟大明朝从洪武皇帝以来,历代君主对于臣子都极为寡恩,有用的时候或许还会拉拢一番,可是一旦翻脸后,那么便是抄家灭门。 陈新甲从内心感觉到一阵悲凉,他为了崇祯可谓是跑前跑后,甚至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跟建虏议和,所为的绝不是他个人的荣华富贵,而是大明朝的未来,他朱家皇帝的未来,然而如今一出事就弃之如敝履,又岂能让陈新甲心服? 心情激荡之下,陈新甲给崇祯写的这封奉旨回话奏疏里,文字自然是充满了情绪,甚至可以说极为糊涂,他不仅没有自引罪责,反而为自己与建州议和之事进行辩解,甚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