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26章 重炮炮车 (第2/4页)
欧洲人还惊喜的发现,只要让大炮在射击时的晃动保持在射击轴线上,就不会对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,因此发射时不需要大炮保持原地不动,通过适当的后退也能分散后坐力,还会保持精度。 听完这些介绍后,李晟心中渐渐勾画出了这种重炮炮车的轮廓。 当然,在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部分的调整,包括原来直线型的炮架结构被淘汰,变成了如今这种结构,可以让更多的后座力传导到地面。另外俯仰机构用上了螺纹技术,方便炮手随时随地进行调整角度。 可以说,仅仅只是一个炮车的差距,就使得明军同欧洲军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火力差距。 李晟轻轻叹了一口气,事实证明这种差距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单一的跑车上,而是在于更加基础的部分——包括数学,包括军事学。 安德鲁认为,大明虽然有了火炮,但是在提高炮术精度上很差劲,因为没有去钻研弹道学,没有系统科学的去学习炮术,甚至在炮规等射击测量仪器上都有很大的差距。 比如欧洲已经开始大范围使用矩度与铳规这两种工具,通过它们来测量火炮到目标的直线距离以及测量仰角角度,再通过公式算出大炮所需要的俯仰角,而后借助铳规来确定是否达到所需仰角,之后进行发射。而大明的炮手却只能根据经验来进行发射。 这一切目前虽然很原始,但欧洲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,将来双方的火炮水平只会越来越低,直到无法弥补。 李晟深深吸了一口气,他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,脸色也变得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