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25章 火炮的差距 (第4/4页)
超过三百门小炮还有射石炮。m. 安德鲁继续道:“当然,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,威力更大的重炮已经彻底取代了小炮的作用。如果大都督想要获得胜利,同样也要抛弃小炮,多铸造重炮。” 的确是这个道理,当红夷大炮传入大明后,明人对于红夷大炮的欣赏也是rou眼可见的,沈国元的《两朝从信录》说“红夷大炮一发十里,当之无不立碎,我虽有利刃,勿可与敌,虽有锐兵,勿可与战。” 虽然有些夸张,可是也能看出大家伙都对大宝贝有狂热的喜爱。 后来大明也开始积极仿造红夷大炮,甚至还训练出了一支能够熟练使用火器的部队,只可惜随着登州之乱,这支火炮精锐在孔有德的裹挟下一同投靠了建虏,导致建虏也具备了红夷大炮的制作工艺。 而红夷大炮也很快得到了建虏将领的欣赏,他们认为想要攻打城池,就必须要使用红夷大炮,至于什么二将军、三将军、三眼枪都是垃圾,根本不顶用。 可以说,无论中外都已经意识到了重炮不可替代的作用,但问题也来了,重炮也存在着一项难以逾越的问题,那就是运输。 根据安杜鲁的介绍,李晟心中大概有了底。 倘若说此时大明同欧洲在造炮技术上存在的差距,在通过引进红夷炮后,已经不算很大,但问题是在一些关键性的辅助技术上,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。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