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四十章 报名就是赚到 (第5/7页)
说,本校培养的学生择优录取,总比从同级的师范院校中录取要强,这样做,既是专业对口,也有利于补充急需的优秀人才,否则,年年都从师范学院中招聘老师,若干年后,学校还不得变成师范学院的分校。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,也是对大学生尤其宠溺的时代,即使是追求情怀和理想,其实也不影响世俗的追求,因为大学生的选择实在是太多太好了,兼顾情怀、生活、家庭和理想,对80年代的大学生们来说还是很有可能的。 至于有多宠溺,多美好,就要看分数来决定了。 如果许静只有370分或380分,刚好达到本科线,那她不想读师范大学,杨锐也会劝她去读的,但许静的分数只比李学工少了一点,足足有479分。 这样的分数,去顶级大学是不太可能,名牌大学却已经可以考虑了。 如果不是一定要奔着北京去的话,479分的考生,可挑选余地就太大了。 杨锐以此为基础,劝说许静。 令他没想到的是,许静表示的颇为坚持,即使她的母亲动摇了,许静本人仍然很想去读师范大学,且道:“我愿意毕业以后做老师,如果去北师大能留在平江的话,我就满足了……” 她是真的满足了,去年这个时候,许静还踌躇着复读呢,那个时候,她的目标也就是一个师范专科学院。 像是许多进入这个行当的年轻人一样,许静在理想和现实之间,还夹杂着对假期的热爱。 “老师有寒暑假,我觉得特别好。”当许静这么说的时候,获得了许多人的赞同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