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会成名(2) (第4/6页)
日本人和日本人,中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…… 收了十几张名片,杨锐心情大好,别看这些给名片的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学者,架不住人家呆的地方好啊,以后杨锐再想了解些业内讯息,至少有一个寄信或者打电话的地方了。若是有幸出国的话,找这些递名片的教授也是很方便的。 再过几年,国内学者甚至就通过这样的普通关系,申请到了去国外做访问学者的机会。 学者们其实是很好说话的人,又身在一个小圈子里,除非正处于竞争状态,否则都是与人方便,与己方便的。 要是30年以后,访问学者什么的几乎就是找到一个接收单位,自己再发表几篇SCI论文就可以去了,国家每年都有相应的专项资金,学校也很愿意老师们出去刷一年楸格。 申请者若是有一个博士学位什么的,出去做访问学者更是手到擒来。 同时,国内的大学其实也很欢迎国外来的访问学者,出钱出力帮签证,忙的不亦乐乎。在国内高校和研究院,这种交换机制在未来几十年都算得上健康。 绕了一个早上,杨锐听了四场报告会,提了六七个问题,和二三十人聊天,自觉过的充实无比。 除此以外,午餐也是异常的丰富,一半中餐一半西餐的自助餐,在如今的北京城里难得一见。仅仅为了这一顿饭,许多国人都要削尖了脑袋钻进来。 “杨锐,过来坐。”边上的一桌人向杨锐招手,正是唐集中教授和王永教授,以及其他几名眼熟的北大学者。 前些天,杨锐担心国医外贸有可能发错了邀请函的时候,唐集中还提出带他进来,现在看来,剩下的名额是送给别人了。 杨锐一边认人,一边端着盘子,笑着走过去,问候道:“王教授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