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324章 一起参加 (第1/4页)
“杨锐,经过我们研究,你的毕业论文既然已经写出来了,就不必安排指导老师了。”时隔一天,刘院长终于带来了生物系的最终决定。 没人好意思做杨锐的指导老师。 杨锐的名气在国内堪称如日中天,这是竞争诺贝尔奖带来的后遗症。 现如今,杨锐虽然自己不说“我要拿诺贝尔奖”,但是,国内已经是开始造势,各种称号都往杨锐的脑袋上安,即便有些学者嫉妒的厉害,也是说不出话来。 这是全国一盘棋的年代,政治挂帅是第一位的,其次来说,自然科学类的成果是能看得到的,一个PCR仪卖遍了全世界,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红遍了学术界,谁想说点不合时宜的话,也很难端得起来。 同样的道理,杨锐既然拿出了G蛋白偶联受体做毕业论文,其他人再给他做指导老师就太不合时宜了。 谁不知道杨锐是G蛋白偶联受体第一人,虽然吹牛的时候,学者们都想来一句“杨锐的G蛋白偶联受体还是我教的”,然而,撒的谎太大,确实是容易令人慌神的。 最起码,北大的学者们不好意思这么做。 其实也没人有资本这么做。 后世的学生论文都要加一个指导老师,那起码是老师给指定了研究方向,做了一定的修改的,若不如此,还要假名字的,都属于耍流氓。 80年代的教授当然是会耍流氓的,但是,谁敢在杨锐面前耍流氓呢? 更何况,杨锐眼瞅着还要留校了。 等于说,再过几个月的时间,杨锐就是他们的同事了,贸贸然的跑去做指导教师,自然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