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会成名(3) (第2/6页)
的一个小组,权限还是很自由的。 挂上唐集中实验室的名头,对唐集中评选国家级实验室也有好处。反过来讲,唐集中实验室如果变成了首批的国家级实验室,下面的小组地位也会提升,杨锐以后独立出去做一个单独的实验室,也更容易通过,因此,这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好事。 当然,要成就这样的好事,就得不停的有新的成就,同样挂在唐集中实验室下面的小组里面,就以杨锐的成果最突出,这也让他的地位隐性提高。 唐集中细细的给杨锐讲了申请的要素,其他三人也顺口帮衬介绍两句。 80年代申请项目不像后世那么费事,要盖几十个章子出来,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而且项目的随意性大,关系也相当重要,没人带进门,说不定更难。 其实,因为总经费少的缘故,就是有人带进门,申请万元以上的项目也很难。 若非报纸的报道,杨锐这样的学生,就是写出了JMC论文,也得论资排辈的等机会。 放在二三十年以后,网络上可以天天冒出来红人,但那其实是有局限性的,比如说,局限于网络受众,局限于较低的年龄层,局限于娱乐本身…… 80年代的报纸是不一样的,尤其是《光明日报》这样的国家级大报,它本身就具有权威性,放在军队里面,获得这样的正面报道,直接就给立功授奖了,换言之,80年代的报纸,自身携带政治属性。 而生活在这个年代,也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,即使是研究员,获得了声望,拥有了政治影响力,亦是好处多多,高声望选手多拿经费,更易获奖,于是更加容易竞争项目,大项目更多经费,更易获奖,很快就能滚起雪球来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