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三十二章 千载难逢的机会 (第4/6页)
多说此事。 王成哈哈一笑,道:“那就再见了,估分悠着点,别吓坏大家啊。对了,你准备考哪个学校?像你这样成绩的,用不着分数出来,再决定学校吧。” “我还没想好学校呢,你呢?你也用不着分数出来再决定学校吧。” 王成一愣,大笑:“没想到你老胥不声不响的,也会拍马屁呀,厉害,厉害,你进了社会也要了不得啊!到时候,咱们同学就指望你了。” “进了社会,谁指望谁还说不上呢。”胥岸青又来了一句。 王成听的目瞪口呆,竖起大拇指赞道:“没话说了,就你今天说的这个话,以后有要我帮忙的,尽管说说。” 胥岸青微微抬了抬下巴,再说两句闲话才道别。 王成望着他的背影,吐了一口气,才回到同学堆里去。 今天是个轻松的日子,所有人都可以暂时为高考结束高兴一下,不过,也就是今天罢了。 从10号开始,许多学校都重新召集学生,然后重新再做高考题。 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估分方式,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回忆,将高考题重做一遍,再由学校老师判分,从而得出他的大致分数。 相比之下,杨锐的橡皮擦记录显然先进不少,大部分小题都可以记录在橡皮擦上,准确而且节省时间。 大题记下答案和主要公式的话,也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。 就杨锐自己参加高考的经历来说,采用这种方式,估分与实际分数的差值波动往往在10分以内,应该说是非常准确了。 不好的地方在于,抄写答案要耗费一些考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