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四章 厚积薄发 (第3/7页)
,现在是改革开放了,时代不同了,以后,再也不会有人说知识越多越反对了,相反,我们会保护人才,尊重人才,重视人才……其实,这位同志应该也是有认识的,你看看,这么多篇文章集中发表,估计也是他多年以来的积累,所谓厚积薄发是不是?人家这么多年没有放弃学习,没有放弃教育工作,那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,给这位同志一个交代。” 他显然是将杨锐,看成是运动期间,坚持奋斗和学习的知识分子了。 别看运动结束了好几年,但写成文字的东西,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,还都非常的小心。 沉静几年的时间才探出脑袋的知识分子,比比皆是。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根粗神经,听到改革的号角就欢呼雀跃了。 老冯亦是被打倒又重新站起来的人,对“杨锐”这种人分外地同情,很认真地问道:“他现在是什么编制?有没有职务?” 赵丹年仍处于震惊中,喃喃道:“没编制。” “没编制?还是个代课教师?那你还不放人?真胡闹!”老冯的声音提高了,站了起来,快走了两步,又一挥手,缓声道:“也不怪你,这些年下去的同志很多,要重新安排的工作也很重。你看这样如何,编制我来想办法,你先把人给我送来,别再耽搁了,让这么优秀的人才虚度青春,是我们的失误,也是国家的损失……” 赵丹年的免疫力极强,未答反问:“这些都是杨锐一个人写的?” “都是一个作者署名的……以中学教育研究居多吧,文学方面也有一点,主要是科普和科幻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