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一十二章 改观 (第3/8页)
先行者了,他曾经熟悉,或者并不熟悉但好用的方法,自然也没有被发明出来。 最近几天,杨锐也在实验和挑选合用的技术。 技术也不是越先进越好的,首先得实验室的设备配合,26年以后,专门给几个学生配一台86转1060转的离心机再正常不过了,84年的国内高校可没有这样的条件。 不仅硬件要求要低,软件要求也不能太高。 华锐实验室里的几个人,除了黄茂以外,涂宪、王晓芸和魏振学的实验水平都比较一般,属于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的一类人,很多讲究技巧的技术,让他们来cao作是很累的。 一套合用的技术又不是只有一个步骤,若是一系列的难点都只有的8%勺正确率,那七个难点下来,最终的正确率就只有2%了。 而在生物实验中,技术难度要求高的实验是真的高。比如克隆,克隆的技术基本是公开的,但能克隆羊,克隆猪,克隆兔子的实验室,全球找一遍,能做的实验室数的出来,当然,很多不做的实验室也不是一定做不出来,也许只是畏惧于高难度的动作要求,复杂的实验步骤,以及得不偿失的成本和收益。 如今距离截止点也没多长时间了,不仅要挑硬件要求低的,cao作条件简单的,还得挑学的快,或者不用学的。 这么多限制条件下来,杨锐能选的也就不多了。 但好歹也是有的,寡核苷酸诱导的基因突变技术就是8年代末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定点突变技术之一。 这项技术在/年发明,但在整个8年代初期,都处于完善期,黄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