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664 (第1/4页)
贾琮笑道:“不是高深,是您没接触过。韩昌黎曰,术业有专攻。大人平素在衙门处置的那些事,晚生也一窍不通。”乃解释道,“文章如字迹,每个人所作必然不同。有人爱以‘余’自称,有人爱用‘吾’。其余‘之乎者也矣焉哉’等字,虽文人们都用,使用频率各有习惯。倘若有多篇甲乙二生之作,便可以算出他们各自使用‘之乎者也矣焉哉’的使用频率,即:每一百个字里头,用了多少个‘之’、多少个‘乎’、多少个‘者’等等。一两篇文章也许特点不明显;若文章足够多,大人自然能发现:每个文人使用这几个字的概率是固定的。” 贾琮这话里头带了许多后世词汇,卢大人有些茫然,不大听得懂。他侄子卢帧在大佳腊游学三年,立时明白贾琮之意,忙说:“伯父,我知道周先生之意,很是有理。不若就依着这法子试试?” 卢大人喜道:“你知道?” 卢帧点头:“我知道。” 卢大人回头望着齐王拱手:“老爷,不如就让我这侄儿一试?” 齐王自然也听不懂,但他得装懂啊!晃了晃脑袋:“也罢。横竖暂且没别的法子,就让他试试吧。” 那孔允宪是个老实孩子,特请教道:“大人,周先生说的是什么法子?” 齐王笑道:“说不清楚,你只管瞧便是。”遂命卢帧依贾琮所言试试。 卢帧道:“须得有甲乙二生之作,越多越好。”齐王立命人去取。 卢帧遂先开始翻看赵先生的文章,先点出每篇文章的总字数来,再依序点出‘之乎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