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四千年后_致四千年后 第3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致四千年后 第30节 (第3/8页)

每个省都有一个城市被所罗门王钦定为“商人集聚之地”。商人们在向比较富庶和人口密集的城市出售货物之前,会先在那里歇歇脚,互相交换一下商品。因而商人身上几乎是什么东西都有。

    孩子们也无比崇拜这些好像什么都能搞到的人。

    应该说,多亏了这些商人都是祭司。

    因此他们识字、识数,在人民中的亲和力也大。也因此,他们才能在各地游走,不致出什么差错。

    一开始这些被选中的年轻祭司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和消极,仅仅是依靠着对所罗门王的忠诚才会去做这些“神圣的工”。但在第一个月的薪水发下来之后,他们的态度就变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确实的意识到——自己只要付出一些时间,转动大脑,生活会比以前还要好。

    而他们曾经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,同样也会浪费这些时间和体力,得到的俸禄却要少些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原本在耶路撒冷很难买到的东西了。在礼拜日放假之时,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也为这些稀有的东西而感到欢喜。

    等到第三个月开始的时候,诺姆所在的小村子里,向商人出售货品就变成了一种潮流。

    人们开始感谢所罗门王的智慧,村人也开始热烈的欢迎这些商人,甚至会给他们送一些小的礼品——比如说水果和饼之类的,偶尔还会有鸽子,以期望他们能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带回来。

    手头有了些闲钱的人,也开始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。因而他们也要购买更多的东西,商人所用的车也从十二辆慢慢增长到了十四辆。另外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