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风1276_518章 库里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518章 库里台 (第1/10页)

    早春二月,江南早已莺飞草长,蒙古高原上还是乍暖还寒,不过严冬的冰雪早已消融,在雪水的滋润下,青嫩的牧草破土而出。

    刚刚过去的那一个冬天,是忽必烈一生中感觉最寒冷的冬天,汉军雪夜入大都,把这位蒙古大汗忽必烈赶出了燕云之地,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长驱万里,乃是经居庸关入的中原,可谁也没想到,短短半个世纪后,他的孙子忽必烈又从居庸关仓皇北逃,在上都城蛰伏渡过了这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。

    元上都路,在金代称金莲川,筑有景明宫。是历代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,如今大汗驻陛,又是开春之后的吉日,城中来来往往的商旅、牧民极多,有漠北诸部的牧人,也有西域到此的番商,街道两旁的建筑既有飞檐斗拱的中华传统风格,也有绘着金漆的蒙古大帐,还有带圆顶的清真寺……

    街市虽不如大都汉地的繁华,却融合了融合了蒙古、汉、色目三种文化,也算得塞北胜景了,忽必烈在行宫高台上审视着这座亲手营建的城市,不禁唏嘘万千。

    三十年前年蒙哥即大汗位後,忽必烈曾以皇弟之亲,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。为了便于管理汉地事务,忽必烈把藩府从蒙古腹地斡难河畔、不儿罕山脚下的哈喇和林,南移至到草原南缘的金莲川,他在负责统治汉地之後,进一步扩大了与汉人士大夫的接触,也受到更多的汉文化的影响。

    二十五年前,忽必烈命刘秉忠在金莲川筑开平府,作为藩邸。当时蒙古国的都城在哈刺和林。忽必烈在选择其藩邸地址时,考虑到“会朝展亲,奉贡述职,道里宜均”,因而把它确定在地处蒙古草地的南缘,地势冲要的开平,既便于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