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533章 决战六:攻心 (第1/5页)
汉军十二斤重炮的射程极限是一千五百米,中亚霸主海都麾下的海押立万人队,便在两千米上排出了攻击阵型,万户阿拉坦人如其名,确实是黄金般灿烂的名将,他考虑的很清楚,经过五百米的便步助跑加速,马速正好提到最高,全军通过汉军火力覆盖区的时间压缩到了最短。 同时,他还吸取了杭爱山万户排下疏散队形却导致正面过于宽大、承受了过多炮火的缺陷,早在排阵之时就尽量使军阵形成锋锐的箭矢阵型,既有利于加强攻击的突破力,又减小承受火力的正面。 队形的密集程度,已经到了骑兵所能达到的极限,奔驰之际后面马儿的前蹄,几乎要踩上前面马儿的后蹄,左边马儿的尾巴,差点要和右边马儿的尾巴相交缠,蒙古、中亚各族武士凭借十年、数十年苦练的神乎其技的马术,才能保证攻击流的顺畅。 山冈上的楚风做出了结论:“对面的蒙古将军非常善于学习,或者说,在征服三千万平方公里土地、成千上万民族的过程中,他们必须善于学习。” 最初,漠北草原上铁锅都是珍贵物件,哪儿有铁器?蒙古武士用兽皮做盔甲、兽骨做箭矢,但在和大金、西夏的战争中,他们学会了冶铁,或者准确的说是学会了用弯刀逼迫各族工匠们提供铁制武器——成吉思汗下令,每攻破一座城市,高过车轮的男子都必遭屠杀,惟有工匠可以幸免,代价是成为匠户营的奴工。 曾经,他们对深沟高垒的中原城市望洋兴叹,但在征服西亚的过程中,他们又学会了回回炮,当然,准确说还是学会了用弯刀和金银驱策西域回回炮匠,从此坚城不再是马背民族的禁地。 大汉帝国使用火器之后,北元很快也学会了火炮,虽然技术水平上的鸿沟让双方有着相当大的差距,但他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