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_第363章 汽轮纺织机诞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63章 汽轮纺织机诞生 (第1/4页)

    军器局。

    “咱今日让尔等长长见识。”这是朱元璋来之前对群臣说的话,然后就把文武百官带到了军器局,观礼已经制作完成的汽轮纺织机。

    而此时,军器局外,已经摆着一台纺织机,十几名工匠整整齐齐的站立在新机器的旁边。

    汽轮纺织机有纺坠、纺车、锭子、踏板……

    结构和传统的纺织机相似,不过却是通体铁质结构。

    其中纺纱用的锭子共有二十枚,代表它是大型工坊里面的纺织机,而不是家庭纺织机。普通家庭用的纺织机用的锭子最多五个,属于小型类别。

    大明的纺织业在江南地区最发达,这并不代表其他地区就没有纺纱织布的。

    相反在几乎各个行省都有纺织产业,不过规模远远不如江南,属于小型的家庭生产,满足自身需求即可。而且技术方面也不如江南,地方纺不出细纱来。

    与传统纺织机不同的是,这个‘铁家伙’加装了一个亮闪闪的铁疙瘩。

    还有一根铁管连通到锅炉房。

    虽然比较简陋,但以大明的工艺,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难能可贵了。

    “这种大型纺织机我见过,江南的纺织工坊里,几乎都有。”一名江南的官员,向旁边的同僚说道,“不过江南的纺织机都是木质结构,没见过用铁做的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皇上让我们看的新型纺织机,仅仅是把木质改成铁质而已?”旁边的官员道。

    “把木质改成铁质太重了,不方便运输,完全没有必要。”另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