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_第491章 文化成为日不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91章 文化成为日不落 (第2/4页)


    “发展商贸开拓海外贸易,征服周边土地,海外掠夺,倾销瓷器丝绸,这是对外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能把这些贯彻实施下去,说实话,任何封建王朝,都会超过三百年寿命。”

    “封建王朝的寿命不超过三百年,其本质不在于王朝本身,而是在于高低贵贱的等级划分严厉,要分清关键点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的大明王朝,清除儒家,在推举自由平等,但其实并不是当前最先进的。看起来领先很多但其实并不领先。”

    “说一件可怕的事实,花魁凯瑟琳的家乡不列颠,在百年前已经在搞议会了。”

    “史称‘模范议会。’”

    “模范议会不是关键,关键是模范议会里面,还有市民代表。”

    “有市民代表,这就先进了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不列颠在百年前——洪武王朝的百年前,就让普通老百姓参加议会呢?因为他们文化里,没有高低贵贱思想。”

    “那边的人骨子里就没有觉得,平民百姓是刍狗。”

    “压根儿就没有认为百姓是他们养的畜生,没资格进入议会商议大事。”

    “在封建王朝里,百姓妄议朝政就是大逆不道之罪。”

    “春秋战国时期,法家其实已经提出了‘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’的口号,这已经是很好的苗头,一个走向文明的星星之火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就在此时,一个教书大汉站了出来,提出要恢复周礼,并四处传播、广收门徒。”

    “他提出要恢复周王朝的高低贵贱之礼,士绅是天生的贵族,贱民连穿丝绸的权力都没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