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_第362章 眼界的重要性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62章 眼界的重要性 (第2/4页)

翼占领。”

    “石见银矿,就在附近。”

    “太好了!”朱棣闻言大喜,对旁边的胡惟庸道,“走,我们亲自去银山看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石见银矿。

    整座银山,处于广袤的大山之中,绵延无边无际。

    仅仅是其中一个矿场,就有一千条采矿坑道。倭国这个小岛国之所以有钱,完全依赖于他们的金银储量丰富,两座矿山开采几百年都开采不完。

    他们的储量不仅仅是东方第一,还是世界第一。

    “石见银矿,每年的金银产量是多少?”朱棣向旁边的‘炼银使’宋文康问道。

    “因为大明军士是刚刚接收,所以其他地方的金银产量尚未知晓,石见银矿有多处矿场。”宋文康道,“不过此处的一处矿场,年产量是,金一万公斤,银六万公斤。”

    “据我们的探矿师勘探,预估这座矿山,起码要开采四百年才会枯竭!”

    “开采四百年才会枯竭?太好了!”朱棣闻言大喜。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们大明马上就要富裕起来了。”胡惟庸道,“倭国没多少耕地,每年粮食出产很少。他们以前就是依靠出口金银,才得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抢走了他们的两座金矿银矿,就等于掌握了他们的命根子。”朱棣道,“只要牢牢占据这里,倭国可以任由我们拿捏。”

    “倭国以前出口的黄金、白银,大部分是出口到中原的,毕竟中原比较近。”胡惟庸道,“少部分出口到美洲,和欧洲等海外地区。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