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_第341章 真的合适吗?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41章 真的合适吗? (第1/4页)

    “嗯。”朱元璋点点头,“修筑三皇神像,需要耗费多少银子?”

    “起码五千万两吧。”刘伯温道。

    “没事,五千万两也不算多。”朱元璋道。

    “禀皇上。”这时候,金行行长吕昶看不下去了,“虽然大明现在国库充裕,也经不起这样大手大脚的花啊。皇上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,已经不把银子当银子了。”他觉得现在的朱皇帝就像个乡下暴发户,突然间发达了,花钱就没有个规划。

    “大胆!”朱元璋大喝一声。

    “皇上恕罪,老臣只是为国库的银子感到心疼。”吕昶丝毫不惧,大胆的道。对皇帝的秉性很清楚,虽然他杀伐极其果决,但那是针对不法之徒。

    皇帝从不滥杀无辜。

    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,史书吹捧的一些仁君、名臣,实际上祸国害民。而一些暴君、jianian臣,实际上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仁人志士。

    史笔掌握在文官、士族集团手里,皇帝对上层贵族好,他们当然会在史书上对其大肆吹捧。

    皇帝但凡触犯了他们的利益,都会被他们写成暴君,昏君。

    吕昶作为两朝老臣,对这个当然看的很透。

    其实很多大臣也都看的很透,只不过都不说出来而已。

    华夏聪明人极多,很多事情,大家其实都已经看出了本质。

    而看出来了还要装着不知道,如潜龙在渊隐忍不发,等到时机到来冲出大渊,翱翔九天,那才是真正的成熟。要不怎么会有一句古话,叫祸从口出?

    “算了,念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